在汽車裝配中,螺紋緊固件裝配的質量將直接影響整車的裝配質量和行駛的可靠性。為此,在施加外載荷之前,需擰緊螺紋緊固件,以加緊被聯接件。稱擰緊螺紋緊固件為預緊,稱該力為軸向預緊力。保證螺栓的可靠服役,必須在裝配時要保證有適當的軸向夾緊力。目前的裝配工藝上最經濟可行的方法是通過控制扭矩來間接實現對軸向夾緊力的控制。預緊力的大小是保證鏈接質量的重要因素,螺栓的擰緊過程是一個克服摩擦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存在螺紋副的摩擦及端面摩擦。而影響預緊力的主要因素除了使用的工具及擰緊方法外就是緊固件的摩擦系數。
摩擦系數是一個明確的物理概念,它是摩擦力與正壓力之間的比值,也可以理解為一個材料常數,當摩擦面的材料、表面處理狀態和潤滑條件確定后,摩擦系數也就確定下來。但是摩擦系數與零件表面狀態和制造公差有關。摩擦系數的測量必須在一定的基準條件下進行,才能保證有良好的重復性。
螺紋聯接的可靠性主要取決于螺栓的軸向預緊力,而且螺紋副之間的摩擦系數對裝配扭矩的大小也起到關鍵的作用,在螺紋聯接中,影響緊固件摩擦系數的因素比較多。主要從墊片硬度、潤滑條件、裝配工藝、配合螺母的表面處理方式4個方面分析對緊固件摩擦系數的影響。
目前由于受到裝配位置、裝配工具等因素的影響,還不太可能在生產線上通過直接控制預緊力來裝配螺栓聯接,所以只能通過控制和預緊力相關的其它參數(如扭矩,螺栓頭或螺母轉角,螺栓伸長量)來達到間接控制預緊力的目的,相應地產生了以下幾種預緊方法:“扭矩法”和“扭矩-轉角控制法”、“屈服點控制法”和“螺栓長度法”。其中使用最多的還是“扭矩法”和“扭矩-轉角控制法”,而這兩種擰緊方式都將會受到產品摩擦系數大小的影響,從而影響螺栓緊固時的預緊力。而“屈服點控制法”和“螺栓長度法”則避免了摩擦系數對裝配的影響。
螺紋連接因其承載能力強、互換性好、可拆卸等優點,在現代化大生產中應用廣泛,對整機質量和安全性能具有重要影響。螺紋連接依靠螺紋副及被連接件之間的摩擦力傳遞載荷,摩擦力的大小與軸向預緊力有直接關系。軸向預緊力過大或過小都會對螺紋連接產生不利影響。軸向預緊力過小,螺紋連接承載能力、防松性能均達不到設計要求;軸向預緊力過大,螺紋接觸面應力值較大,容易引起螺紋變形、滑扣等機械損傷,降低螺紋連接可靠性。因此,為保證螺紋連接滿足連接實際工作需要,必須確定合理的軸向預緊力范圍。